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 为土地联合起来:我们的遗产·我们的未来
2024年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Desertification and Drought Day),将重点关注土地管理的未来,主题为“为土地联合起来:我们的遗产·我们的未来”(United for Land: Our Legacy. Our Future)。
2024年6月17日也将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30 周年纪念日,该公约是关于土地管理和干旱的唯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条约,也是与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并列的三项里约公约之一。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长易卜拉欣•蒂奥(Ibrahim Thiaw)说:“全球多达40% 的土地已经退化,影响到全球近一半以上的人口。然而,解决方案已经提出。恢复土地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贫困,增强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现在是联合起来保护土地,向全球健康土地的减少和退化亮出红牌的时候了”。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其中相对干燥的土地最终变成了沙漠。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非洲西部撒哈拉地区连年严重干旱,造成空前灾难,“荒漠化”名词于是开始流传开来。
我国曾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也就是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地区。1978年,我国启动建设“三北”工程,开启大规模风沙治理,改善生态。

2019年2月,美国国家航天局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截至2020年6月17日,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由1996年年均扩展2460平方公里,转变为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到来,世界各国正在行动,通过从电影放映到足球比赛,从植树到园艺竞赛等一系列教育、文化和体育活动来庆祝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