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五年,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成十四项科研监测(调查)

历时五年,我司协同相关领域专家,完成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脊椎动物、昆虫、湿地资源、土壤、荒漠化、真菌多样性、水文水质及气候地质地貌、土地利用及权属、人文等十四项科研监测(调查),并出具了报告,印刷成稿。

本次监测(调查)过程严格按照相关调查技术规程要求,结合包括文献调查、野外调查、走访调查、红外相机自动监测、遥感监测等多种方式进行。主要掌握保护区野生动植物具体种类、详细数量、分布格局以及丰富多样的生境等各方面情况。基于这些详实的调查分析结果,为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及推动荒漠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及依据。

监测(调查)发现种子植物 81 科515 种,新增30 种;脊椎动物 84 科 303 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0 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45 种,整体与前三期综考报告记录种类比较,增加 72 种;昆虫有 19 目 252 科 2000 种。总体上,护区内野生动植物及昆虫种类和多样性整体上呈上升趋势。
 

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整合优化后,2000-2023 年保护区水域面积基本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分析了保护区流动沙地减少的原因,绘制了“保护区沙漠化现状图”,阐述了荒漠湿地马场湖湿地植物群落的形成机制等重要信息数据。

本次科研监测(调查),收集了大量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及生态环境、人文数据和相关信息,借助这些调查数据完成保护区植物、脊椎动物、昆虫等调查监测专著编制及出版,完成荒漠资源专题、真菌资源专题等图集编制,发布了20多篇相关论文。保护区的调查报告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资源的基本情况、物种分布、生境状况和面临的威胁等,也将成为国内其他地区及其他国家的生态保护、荒漠化治理的学习借鉴对象。

 

2024年12月30日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