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应用平台 激光雷达技术,高效获取树木信息

dji-4204796_1280.jpg

测量样方内单木的树种、胸径、树高及位置等基础信息,是森林资源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用于分析林分结构和生长状况‌,计算蓄积量的基础。

 
 

传统调查方式主要靠人工,在标准地内逐株测量,推算平均数值,或在样带内统计树木数量及测量胸径、树高,推算整体林分数据‌。传统调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调查周期长,伴随不可预见风险;

 数据精确度难以把控。

激光雷达(LiDAR)可穿透植被,通过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系统,可快速获取林区参数和统计变量,包括树冠高度、单木位置、胸径、生物量、郁闭度、叶面积指数和间隙率等。

 
 
PART 01
系统组成
 
 

 

 

多旋翼无人机
multi-rotors

 多旋翼无人机

 激光雷达测量系统

 点云处理软件

 GNSS/INS后处理软件

 固定基站

 
 
PART 02
作业流程
 
 

数据采集‌

· 通过无人机飞行平台规划航线,参数设置包括高度、速度、点云密度(单位空间内包含的点的数量),确保数据覆盖率和分辨率‌。

· 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系统进行飞行作业,通过激光扫描仪发射近红外激光脉冲,并接收反射信号‌。

· 系统同步记录激光扫描仪、GNSS(全球定位系统)和IMU(惯性测量单元)数据,实现高精度空间定位和姿态校正‌。

 

微信截图_20250305191938.jpg

数据预处理‌

· 原始点云数据需去噪(如统计去噪法),剔除异常点或噪声干扰‌。

· 通过GNSS和IMU数据融合,校正点云的空间坐标,生成高精度三维地理信息模型‌。

image.png

‌单木分割‌

· 基于点云数据,采用‌基于冠层高度模型(CHM)的分割‌或‌直接基于点云的分割‌方法,将相邻树木的冠层区分开‌。

· 分割后,提取单木的冠层边界和垂直结构信息,为参数计算提供基础‌。

image.png

‌参数提取‌

· 树高‌:通过冠层顶部与地面高程差计算‌。

· ‌树冠直径/面积‌:基于冠层边界点云的水平投影分析‌。

‌· 树冠体积‌:利用点云三维分布计算冠层空间体积‌。

· 株数及位置‌:通过分割结果统计单木数量,结合GNSS坐标定位每棵树的经纬度‌。

image.png

准确度验证

选取数个小样地通过人工调查获取树木株数,与雷达单木分割得到的树木株数进行对比验证精确度。

image.png

 
 
PART 03
技术优势
 
 

image.png

 可控性强其获取数据的精度不受自然光、大雾、夜间等影响。

 高效率‌:单次飞行可覆盖大面积区域,避免人工逐棵测量的低效问题‌。

 高精度‌:高精度的GPS+IMU集成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方式,误差控制在厘米级‌。

 非破坏性‌:无需接触树木,减少对植被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025年3月20日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