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制×数智化:林草火灾"防-警-救-复"全链条防治方案

 

 

为构建现代化森林火灾防控体系,本方案结合林业管理体系、相关标准及技术规范,深度融合遥感技术、AI图像识别、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打造"预防-预警-扑救-恢复"闭环管理,推动森林防火从人防向智防升级。

01
 
预防阶段

 1  责任体系与网格化管理

以林长责任区为核心,基于“网格化智能巡护系统”划分网格单元,明确各级林长为网格第一责任人,实现“定格、定人、定责、定图”四定管理‌。

 
通过系统为护林员设定巡护任务,并通过巡护APP实时记录和上报巡护数据与轨迹,形成巡护考评,推动护林员高效完成巡护任务。
 2  智能火源管控‌
林区入口部署人车智能识别系统,通过监控设备(如车牌抓拍、人脸识别)严控火种携带、违规行为,并自动记录推送至指挥平台‌。
 
 3  火险因子综合监测
根据《森林火险因子采集站建设及采集技术规范》、《森林火险监测站技术规范》等技术规范,建设“森林草原火险因子综合监测站”监测风速、空气温湿度、雨量等气象数据,以及可燃物含水率的连续、实时和全面监测。  
 

根据监测数据生成网格化火险等级图,按蓝、黄、橙、红四级判定每个网格的火险等级。

02
 
监测预警阶段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

部署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护、地面传感器及无线智能瞭望塔,构建“无线多光谱火点识别系统”,可穿透暴雨浓烟环境,全天候监测、识别火情,并推送预警短信至管理中心及护林员终端‌。

无线传输部分由无线网络、高增益天线、避雷器、防水系统组成,信号通过4G/5G网络传输,减少布线成本,更方便野外部署。

03
 
应急处置阶段
 1  智能调度
接收到火情后,启动无人机侦察确认火情,并侦察火场环境。无人机对周边环境进行快速扫描,通过热成像技术检测出高温区域和地下火,为消防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2  林火蔓延模拟
结合气象数据(风速、湿度)与植被参数(可燃物载量、树种分布),生成动态三维火势推演模型,支持火场实时模拟与扑救资源调度优化‌,帮助快速制定灭火方案。

 
 3  数智化指挥平台‌
集成GIS地图实时标注火线动态、物资储备点及水源位置,智能规划扑救队伍最优行进路径,预设逆风撤离通道,响应时效小于10分钟‌。

扑救人员强制穿戴阻燃服及北斗定位通讯手环,指挥中心可通过指挥平台了解扑救人员实时位置并远程通讯指挥。

04
 
灾后恢复阶段

 1  火场智能监管‌

明火扑灭后,通过网格化巡护系统划分责任区清理过火区及临近区域暗火。无人机加载热传感器通过无人机平台规划巡航路线,结合地面防火监测设备持续针对火场72小时复燃监测
 
 2  灾后评估
对火灾的损失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记录火灾全过程,生成记录档案,并将不同年度、月份、季度、区域、起火原因等多种统计图表,宏观掌握林区火灾发生情况,为后续防火工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3  植被补种恢复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气象监测数据评估土壤湿度与植被恢复潜力,结合无人机航拍动态追踪火烧迹地边界收缩情况,优化补种方案‌。

 

 

2025年3月28日
浏览量:0
收藏